晚邏
成語(Idiom):晚邏(wǎn luó)
發音(Pronunciation):wǎn l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遲到或者錯過時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晚邏是由“晚”和“邏”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晚指時間晚,邏指崗哨、巡邏。這個成語原本是用來形容守崗的士兵沒有按時到崗,或者錯過了巡邏的時機。后來引申為遲到或者錯過時機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晚邏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遲到或者錯過了做某事的最佳時機。比如,你可以說某人“晚邏了”,來形容他遲到了。另外,晚邏也可以用來形容錯過了一次難得的機會,比如錯過了一次出國旅游的機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晚邏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的《隱公十四年》一篇中。故事講的是魯國的隱公派人去宋國拜訪,但是派去的人卻遲遲沒有到達。最后,派去的人到達時,隱公已經去世了。這個故事中的“晚邏”就是指派去的人遲到,錯過了拜訪的時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晚邏由兩個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晚邏了,錯過了電影的開場。
2. 我們不能晚邏,否則會錯過飛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晚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士兵遲到到崗,崗哨上的燈光已經亮起,但他卻還在路上,因此錯過了巡邏的時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時間、遲到相關的成語,如“遲到”、“誤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早上晚邏了,遲到了。
2. 初中生:他晚邏了,錯過了參加比賽的機會。
3. 高中生:我昨晚晚邏了,錯過了看電影的時間。
4. 大學生:他晚邏了,錯過了面試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