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中物
成語(Idiom):囊中物
發音(Pronunciation):náng zhōng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已經得到或掌握在手中的東西,形容非常確實或十分容易獲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囊中物”源自于《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囊中有物,不與乎’。”意思是梁惠王說:“我囊中有東西,不會給你。”后來,人們用“囊中物”來形容某樣東西已經得到或掌握在手中,不再需要費力去追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樣事物或資源已經獲得,不需要再付出太多努力即可擁有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的特長或技能已經非常熟練,輕易可以掌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梁國國王,名叫梁惠王。梁惠王非常富有,他的囊中裝滿了財富和珍寶。有一天,他的朋友來找他借錢,梁惠王卻說:“我囊中有物,不與你。”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某樣東西已經得到或掌握在手中,不再需要費力去追求。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囊中物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囊中”和“物”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囊中”表示囊袋內的意思,“物”表示東西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錢包里已經有了十萬元,可以說是囊中物了。
2. 這個問題對他來說是囊中之物,輕而易舉就能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囊中物”與“手中的東西”聯系起來,想象將東西放入囊中,囊中的物品就成為自己的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深入了解梁惠王的故事,了解其為何使用“囊中物”這個成語。
2. 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易如反掌”、“唾手可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已經學會了加法和減法,對我來說,數學已經是囊中物了。
2. 初中生:我練習了很多次,現在跳繩已經是囊中物了,可以輕松完成。
3. 高中生:我經過多次練習,這個樂曲已經是囊中物了,可以在演出中完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