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人
成語(Idiom):著人
發音(Pronunciation):zháo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某種情況或行為使人感到困擾、尷尬或不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著人”源自于漢代,最初的意思是“引起別人的注意”。后來,“著人”的含義逐漸擴展,指某種情況或行為給人帶來困擾、尷尬或不安。這種困擾可以是心理上的,也可以是實際上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成語“著人”常用于形容一些令人尷尬、不好處理的情況。例如,當你無意間說錯了別人的名字,就可以用“這樣說錯了名字,真是著人??!”來表達自己的尷尬和不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成語“著人”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并無明確記錄,但根據研究,這個成語的意思最早出現在《漢書·董仲舒傳》中。在古代,人們重視禮儀,注重言行舉止,因此,一些不得體或失禮的行為會引起他人的注意和批評,從而使人感到尷尬和困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著人”的結構比較簡單,由“著”和“人”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尷尬舉止著人,讓大家都不敢開口提醒他。
2. 這樣的行為實在太不得體了,會著人的。
3. 他的冷漠態度著人,讓人感到很難接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著人”與“困擾、尷尬、不安”等詞聯系起來記憶。可以將這個成語與具體的情境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形象的記憶圖景,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詩詞歌賦等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成語“著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考試沒考好,拿到成績單著人了。
2. 初中生(13-15歲):在班上摔倒了,真是著人?。?/p>
3. 高中生(16-18歲):我在公開演講中突然忘詞了,真是著人的尷尬。
4. 大學生(19-22歲):和心儀的對象聊天時說錯了話,真是著人?。?/p>
5. 成年人(23歲以上):在會議上發生的尷尬事情著人,讓人很難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