銓録
成語(Idiom):銓録(quán lù)
發音(Pronunciation):quán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銓衡、審查公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銓,指用秤錘稱量;録,指記錄、記載。銓録意指借用秤錘衡量判斷,記錄下來并審查公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公正、公正無私的審查評判行為,也可用于指責不公正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銓録的起源與古代官府的衙門有關。古代官府中設有銓衡司,負責衡量物品的重量和價值,并記錄下來。這些記錄被用來作為判斷和審查的依據,以確保公正和公正的行為。因此,銓録一詞逐漸演變成了形容公正和公正審查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銓録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作為仲裁員,一直以來都以銓録公正著稱。
2. 這個機構的評審過程非常嚴謹,確保了銓録的結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銓録與公正審查的場景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自己站在衙門前,用秤錘衡量物品并記錄下來,以確保公正的審查結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官府的組織結構和官員的職責,以加深對銓録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在班級里銓録學生的作業,確保公正評分。
2. 初中生(14歲):在班級競選中,學生會銓録候選人的表現和承諾,選擇最合適的代表。
3. 高中生(17歲):學生會舉行銓録會議,審查并討論學校規章制度的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