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言詩
基本解釋
指兩字一韻的詩。 清 趙翼 《陔餘叢考·一二言詩》:“《吳越春秋·黃竹之歌》曰,‘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則竟以兩字相葉矣?!遁z耕録》載 虞伯生 《詠蜀漢事》曰,‘鸞輿三顧茅盧。 漢 祚難扶,日暮桑榆。深渡 南瀘 ,長驅 西蜀 ,力拒 東吳 。美呼, 周瑜 妙術;悲夫, 關羽 云殂。天數盈虛,造物乘除。問汝何如,早賦歸歟’,此又通首皆兩字一韻,更前人所未有也。中州韻,入聲似平聲,故‘蜀’‘術’等字,皆與‘魚’‘虞’相葉。古來通首二言詩,惟此一首?!?/p>
成語(Idiom):二言詩(èr yán shī)
發音(Pronunciation):èr yán sh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言善辯,口才出眾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二言詩是一個形容詞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口才非常出色,能夠運用言辭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這個成語源于唐代杜甫的《秋興八首之一》,其中有一句“二言詩,五言詩”,意思是說他既能寫五言詩,又能寫二言詩,表達了他才華橫溢的口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能夠用言辭表達自己觀點的人,特別是在辯論、演講或者寫作中,形容那些能夠用精煉的語言和邏輯思維來表達自己觀點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杜甫的《秋興八首之一》。在這首詩中,杜甫自稱能夠寫五言詩和二言詩,表達了他才華橫溢的口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二言詩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二言”表示“兩句話”,“詩”表示“詩歌”。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辯才非常出眾,簡直就是個二言詩。
2. 她的演講能力很強,每次發言都像是在念二言詩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二言詩”與才華橫溢的人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在辯論或者演講時能夠像寫詩一樣運用言辭,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口才出眾的成語,比如“巧舌如簧”、“口若懸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口才真好,每次發言都像是在念二言詩一樣。
2. 初中生:在辯論比賽中,她的辯才非常出眾,簡直就是個二言詩。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能力很強,每次發言都能像寫二言詩一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