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餧
成語(Idiom):凍餧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òng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寒冷,使人受凍受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凍餧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凍”和“餧”。其中,“凍”表示極度寒冷,而“餧”則表示餓得無法吃飽。結合在一起,凍餧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在極寒的環(huán)境中既受到凍結的折磨,又面臨著無法滿足饑餓的困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凍餧一詞常用于描繪嚴寒的冬天,以及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無法獲得足夠食物的情況。它可以用來形容極度寒冷的天氣,也可以用來形容貧困和匱乏的生活條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凍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一書中。故事發(fā)生在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被逼流亡在外,他在寒冷的冬天里身無分文,饑寒交迫。有一天,他路過一個農(nóng)民家,請求給他一些食物。農(nóng)民卻告訴他,他家里的食物已經(jīng)被凍住了,無法提供給他。公子重耳聽后非常憤怒,他用這個成語形容自己的困境,意思是他即餓又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凍餧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非常冷,有時候凍餧的感覺讓人難以忍受。
2. 在貧困的農(nóng)村,有很多人每天都過著凍餧的生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與寒冷的冬天和饑餓的感覺聯(lián)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冰天雪地中又餓又冷的情況下,形容他凍餧。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凍餧相關的成語,例如“餓虎撲食”、“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等。可以通過學習這些成語,來豐富對于饑餓和寒冷的表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的時候,我家的狗總是凍餧得直哆嗦。
2. 初中生:我去年去北方旅游,那里的寒冷讓我感到凍餧。
3. 高中生:貧困地區(qū)的孩子們每天都過著凍餧的生活,我們應該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