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宄
成語(Idiom):盜宄(dào guǐ)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gu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竊取他人的功勞或收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盜宄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盜指偷竊,宄指官職、功勞。盜宄的意思是指某人偷取他人的功勞或收益,以自己為中心,不顧他人的付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盜宄常常用來描述那些為了自己私利而竊取他人努力成果的行為。可以用于批評那些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搶功搶利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楚國有兩位將軍,一位叫盜跖,另一位叫宄人。盜跖在戰斗中殺敵立功,但宄人卻偷偷地將功勞歸為己有。這個故事流傳開來,人們就用“盜宄”來形容那些偷竊他人功勞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盜宄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盜”,賓語是“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盜宄他人的創意,從不肯承認別人的貢獻。
2. 這個項目的成功是我們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應該有人盜宄他人的功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盜宄的“盜”字和“宄”字分開記憶。盜字可以聯想到偷竊行為,而宄字可以聯想到官職或功勞。通過將這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形成盜宄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竊喜”、“竊據”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盜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3-6歲):小明在玩具車上寫上了小紅的名字,這是盜宄。
2. 小學生(7-12歲):小張把小李的作業抄了一遍,這是盜宄。
3. 初中生(13-15歲):小華把同學的答案換成自己的,這是盜宄。
4. 高中生(16-18歲):小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發表了自己的論文,這是盜宄。
5.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盜宄了同事的創意,將其作為自己的項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