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儀
基本解釋
(1).謂天之光儀。《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八·漢安世房中歌》:“孝奏天儀,若日月光。”《宋書·律歷志下》:“七政致齊,實謂天儀。”
(2).指天子的容儀。《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既賜奉朝請,咫尺天儀。”《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詩》:“神御出瑤軫,天儀降藻舟。” 呂向 注:“神、天,皆謂帝也……儀,容儀也。”
(3).上天規定的法度。《云笈七籤》卷八十:“奉承教旨,具依天儀,長齋千日。”此指道教的法規。
成語(Idiom):天儀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舉止端莊,儀表堂堂。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儀一詞由“天”和“儀”組成,天指天空,儀指儀表、舉止。天儀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儀表端莊,舉止莊重得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贊美人的品德高尚、儀表端莊,常用于文學作品、演講、贊美詩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天儀的故事。相傳,孟子曾經與荀卿一起游覽山景,荀卿站在山頂,仰望天空的星辰,神情莊重,舉止端莊。孟子看到后贊嘆道:“荀卿真是天儀之人啊!”從此,天儀一詞成為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儀表端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是 + 天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儀表端莊,真是天儀之人。
2. 她舉止莊重得體,儀表堂堂,是個天儀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法記憶這個成語。聯想荀卿仰望星空的場景,想象他儀表端莊,莊重得體的形象,來記憶“天儀”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與儀表和品德有關的成語,如“儀態萬方”、“品格高尚”等,以豐富對天儀這一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心目中的天儀之人。
2. 初中生:他的儀表端莊,品德高尚,是個真正的天儀之人。
3. 高中生:她的舉止莊重得體,儀表堂堂,真是一個天儀之人。
4. 大學生:他的品德高尚,儀表端莊,成為了我們學校的天儀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