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送人
成語(Idiom):防送人(fáng sòng rén)
發音(Pronunciation):fáng sòng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防止被送走的人或物離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防送人是指采取措施防止被送走的人或物離開。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物進行保護,防止其被帶走或失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對重要人員、機密文件、貴重物品等的保護措施。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物的嚴密看管,以防其離開或失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防送人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楚國的一位將領叫做春申君。他非常聰明,為了防止敵人把他送走,他在被俘后假裝發瘋,以此來保護自己不被敵人帶走。這個故事被人們傳頌后,逐漸演變成了成語“防送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賓的結構,主語是“防送人”,謂語是“防”,賓語是“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保護重要客人,酒店加強了對房間的防送人措施。
2. 公司為了防止機密文件外泄,采取了嚴格的防送人措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防送人”與“防止被帶走的人”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被送走的場景,然后想象另一個人在采取措施防止這個人被帶走,從而形成記憶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保護、安全相關的成語,如“守株待兔”、“固若金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5-12歲):為了保護小動物,我們在公園里設置了防送人的措施。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防止考試作弊,老師采取了嚴格的防送人措施。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為了保護學生的安全,在校門口增加了防送人的設施。
4. 大學生(19-22歲):為了保護實驗室的機密研究,我們加強了防送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