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犀
基本解釋
瑪瑙與犀角。
成語(Idiom):馬犀(mǎ xī)
發(fā)音(Pronunciation):mǎ x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極其罕見、稀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馬犀”源自明代徐渭的詩句“馬犀何處覓,騰騰飛射云。”其中,“馬犀”指的是神話中的犀牛,寓意極其罕見、稀有的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非常罕見的事物或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些特殊的才能或品質(zh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馬犀”的故事并不多見,但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徐渭的詩句。徐渭是明代文學家、畫家,他以才華橫溢而聞名。他的這首詩表達了對非常罕見、稀有的事物的渴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馬犀是一個固定搭配,沒有變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種珍稀動物已經(jīng)瀕臨滅絕,可以說是馬犀之物。
2. 他的才華實在是馬犀之見,難得一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馬犀”與稀有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稀有的犀牛在奔跑,這樣可以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珍稀、罕見相關的成語,如“鳳毛麟角”、“獨一無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動物園里看到了一只馬犀,非常稀有。
2. 初中生:這本書真是一本馬犀之作,非常難得。
3. 高中生:他的才華實在是馬犀之見,讓人佩服不已。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成功可以說是馬犀之物,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