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轂
成語(Idiom):俠轂(xiá gū)
發音(Pronunciation):xiá g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車輪上的輻條,比喻英雄之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俠轂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英勇、豪杰的人。轂是車輪上的輻條,俠轂指的是車輪上的輻條,比喻英雄之輩。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英雄人物的形象,表達了對英勇豪杰的贊美和敬佩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勇敢、正義、有俠義精神的人,特別是在面對困難和危險時表現出的英勇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俠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韓非子列傳》中。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韓非子是韓國的名士,他曾經勸告韓王要加強國防,提倡用兵之道。有一次,韓王問韓非子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能夠擔任將領的職位,韓非子回答說:“可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車輪上的輻條來判斷他是否是英雄之輩。”這個故事中的“車輪上的輻條”就是指俠轂,后來人們就用“俠轂”來形容英勇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兩個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俠轂之士,敢于正義與邪惡作斗爭。
2.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個俠轂,他為了保護村民,不惜舍生忘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俠轂與英雄形象聯想在一起,想象一個英勇的人站在車輪上的輻條上,象征著他的勇氣和正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俠義精神相關的成語,如“俠肝義膽”、“俠客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俠轂,勇敢地保護了小動物。
初中生:他的行為像一個俠轂,為了正義勇敢地與邪惡斗爭。
高中生:他是一個真正的俠轂,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怕任何困難和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