鳧臛
成語(Idiom):鳧臛
發音(Pronunciation):fú zhu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丑陋,指相貌丑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鳧臛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鳧”指的是野鴨,而“臛”則表示丑陋。鳧臛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相貌丑陋,特別是指面容丑惡、丑陋不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鳧臛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丑陋,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例如形容一個人長得丑陋、面容難看、外表不吸引人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個詞語時要避免傷害他人的感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鳧臛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才子。相傳,南朝宋時期有一位才子名叫張華,他聰明伶俐,卻長得相貌丑陋。有一天,他參加了一場文學比賽,結果被評委們嘲笑為“鳧臛”,意思是像野鴨一樣丑陋。張華雖然受到了傷害,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了一位文學巨匠。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外貌并不決定一個人的能力和價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鳧臛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鳧”是形容詞,表示野鴨;“臛”是形容詞,表示丑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鳧臛,但是內心善良。
2. 這個演員雖然鳧臛,但演技卻非常出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鳧臛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鳧”字與野鴨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丑陋的野鴨。
2. 將“臛”字與丑陋的面容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丑陋的人臉。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有趣的成語,了解它們的故事起源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臉像鳧臛一樣丑陋。
2. 初中生(13-15歲):她長得鳧臛,但是人很善良。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演員雖然鳧臛,但演技卻非常出色。
4. 大學生及以上:他雖然外表鳧臛,但內心卻有著無限的智慧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