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壇之宮
成語(Idiom):錙壇之宮(zī tán zhī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zī tán zhī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胸狹窄,小心眼,見識短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錙壇,古代稱量黃金的小器具,形狀像碗。之宮,指宮殿。成語“錙壇之宮”比喻心胸狹窄,像小碗一樣只能容納很少的東西,不能容納更多的事物或見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心胸狹窄,見識短淺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不能容忍他人優點或不同意見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個官員,他很喜歡收集黃金。一天,他買了一只錙壇,把它放在自己的宮殿里。他非常自豪地對人說,這個小小的錙壇就是他的宮殿,比別人的宮殿更宏偉。后來,他的同事們聽說了這個故事,便用“錙壇之宮”來形容他心胸狹窄,見識短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之+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想太封建,真是錙壇之宮。
2. 這個人雖然有錢,但是他的心胸太狹窄,真是錙壇之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想象一個小碗(錙壇),它只能容納很少的東西,就像一個心胸狹窄的人,只能容納很少的見識和觀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心胸狹窄的成語,如“鼠目寸光”、“井底之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不肯和我一起玩,真是錙壇之宮。
2. 初中生:他只關心自己的成績,不肯幫助別人,真是錙壇之宮。
3. 高中生:他對待不同意見的人總是抱著偏見,真是錙壇之宮。
4. 大學生:他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對社會問題沒有深入了解,真是錙壇之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