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闋
基本解釋
(1).猶言一任(官職)。 漢 王符 《潛夫論·邊議》:“且凡四海之內者,圣人之所以遺子孫也;官位職事者,羣臣之所以寄其身也。傳子孫者,思安萬世;寄其身者,各取一闋。” 汪繼培 箋:“一闋,猶今言一任。”
(2).一度樂終,亦謂一曲。 宋 歐陽修 《晚泊岳陽》詩:“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元史·禮樂志五》:“齊聲舞前曲一闋,樂止。”
成語(Idiom):一闋(yī què)
發音(Pronunciation):yī qu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首詩歌的一節,比喻事物的一部分或片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闋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指的是一首詩歌的一節。成語“一闋”借用了這一概念,用來比喻事物的一部分或片段。它常常用于形容事物的局部或片段所具有的特點、情感或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一闋常常用于文學、藝術、音樂等領域,用來形容作品中的某一部分或片段。此外,它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用來形容某個事物的一部分或片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一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領域。在古代,人們常常以詩歌的形式表達情感和思想,而一闋則是詩歌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將一闋這一概念引申到其他領域,形成了成語“一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一闋是一個名詞短語,由“一”和“闋”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部小說的一闋描繪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2. 這幅畫的一闋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闋”聯想為一首詩歌的一部分,想象一個詩人正在創作一首美麗的詩歌,他將詩的不同部分組合在一起,其中的每一闋都有獨特的意義和情感。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詩歌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古代詩歌的形式、技巧和名家作品,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瑰寶。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這本童話書,特別是書中的一闋故事,非常有趣。
2. 初中生:這首詩的一闋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
3. 高中生:在這篇小說的一闋中,作者描繪了主人公內心的矛盾和掙扎。
4. 大學生:這首歌的一闋歌詞非常深情,讓人感受到愛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