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格
成語(Idiom):科格
發音(Pronunciation):kē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刻薄、尖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科格是指言辭尖刻、刻薄,形容人說話或寫文章時尖酸刻薄的態度和言辭。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科格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辭尖刻,多用于貶義。可以用來形容人在爭論、批評或諷刺他人時使用的尖銳語言,也可以形容某人的文字或演講中帶有冷嘲熱諷的語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科格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狐貍別傳》一文中。故事中,有一只狐貍被追殺,逃到一座廟里,狐貍對廟祝說:“我來這里求個庇護,你只管說我在這廟里,你要是說出去,我就要把你吃掉。”廟祝為了自保,便回答說:“狐貍在廟里,狐貍在廟里。”故事中的“狐貍在廟里”這句話后來演變成了成語“科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科格屬于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話總是那么科格,讓人很不舒服。
2. 這篇文章寫得太科格了,完全沒有親和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科格”拆分為兩個部分來記憶。其中,“科”字可以聯想到“科學”,而“格”字可以聯想到“格言”。科學代表嚴謹和客觀,而格言代表智慧和言辭。因此,“科格”可以理解為言辭尖刻、刻薄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科格相似的成語,如“諷刺”、“嘲笑”等,以豐富對言辭尖刻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回答真科格,讓我覺得很傷心。
2. 初中生:她在班上總是說些科格的話,讓大家都很討厭她。
3. 高中生:老師的批評真是科格,但卻讓我有所反思。
4. 大學生:他的辯論技巧很高,總是能用科格的言辭擊敗對手。
5. 成年人:那個講話的人太科格了,完全沒有考慮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