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菢
成語(Idiom):啄菢(zhuó bāo)
發音(Pronunciation):zhuo2 bao1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咬住菜葉的一角,啄食不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啄菢是由“啄”和“菢”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啄”意為鳥類用嘴啄食,而“菢”則是古代指菜葉。成語中的“啄菢”形象地描繪了一只鳥咬住菜葉的一角,啄食不放的情景。引申為人們對于某種事物或利益的貪婪和不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貪婪、貪心不足,不肯放手。也可用于形容人對權力、金錢等物質的極度追求和不滿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啄菢的故事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當時,項羽攻下咸陽,趙王趙歇獻出了自己的寶劍給項羽作為投降的表示。項羽接過寶劍后,卻不肯放手,一直緊緊抓住劍柄。趙歇見狀,對項羽說:“請將劍放下。”項羽卻回答道:“我既然可以拿到你的寶劍,為什么要放手呢?”這個故事中的“啄菢”一詞即是從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啄菢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啄”為動詞,意為啄食;“菢”為賓語,意為菜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啄菢著別人的財產,從不滿足。
2. 這些政客們啄菢著權力,不顧民眾的利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聯想來記憶“啄菢”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鳥咬住菜葉的一角,啄食不放,表達出對于某種事物或利益的貪婪和不舍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貪婪、不滿足相關的成語,如“貪得無厭”、“不知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總是啄菢著別人的零食,從來不肯分一點給我們。
2. 初中生:這些富二代啄菢著父母的財產,卻不知道辛苦賺錢的不易。
3. 高中生:有些人啄菢著權力,不顧民眾的利益,真是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