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驚世駭俗
發(fā)音(Pronunciation):jīng shì hài s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非常驚人、超出常規(guī),違背常理、道德準則,令人震驚和不可思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驚世駭俗是形容某種行為或事件違背了社會常規(guī)、道德準則,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和接受范圍,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震驚。這個成語強調了事物的非凡和不同尋常之處,突顯出其與常態(tài)的鮮明對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種行為、事件或作品的內容引起了公眾的不滿、驚訝或憤怒,以及違背了社會道德、倫理或法律規(guī)范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或作為貶義詞來批評某種行為的不道德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這個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目前尚無明確記載,但可以從成語的結構和字面意義中推測。驚世駭俗這個成語的形象描述了某種行為或事件的極端性質,可能源于古代人們對于違背常規(guī)、超越常態(tài)的事物的驚訝和震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驚世駭俗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驚”、“世”、“駭”和“俗”。其中,“驚”和“駭”都表示震驚和吃驚的意思,“世”表示世界或社會,“俗”表示通俗或普通。整個成語通過這三個字的組合,形象地描繪了令人驚訝和不可思議的事物違背了常態(tài)和社會準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新聞報道的內容簡直是驚世駭俗,讓人難以置信。
2. 他的行為違背了道德準則,被人們形容為驚世駭俗。
3. 這部電影的劇情非常驚世駭俗,引起了觀眾的廣泛爭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每個字進行聯想記憶,例如,“驚”可以聯想到震驚的表情,“世”可以聯想到社會,“駭”可以聯想到嚇人的場景,“俗”可以聯想到普通的事物。通過將這些形象與成語的含義聯系在一起,有助于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社會常規(guī)、道德準則相關的成語,例如“異想天開”、“逆來順受”等,以加深對于社會倫理和價值觀的理解和思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故事的結局真是驚世駭俗,讓我大吃一驚。
2. 初中生:電影中的惡棍行徑驚世駭俗,令人不齒。
3. 高中生:這個政治丑聞涉及的內幕真是驚世駭俗,讓人對社會失望。
4. 大學生:這個論文的觀點與傳統觀念相悖,堪稱驚世駭俗。
5. 成年人:這個社交媒體上的言論真是驚世駭俗,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