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絮絮叨叨
發音(Pronunciation):xù xù dāo d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說話啰嗦、嘮叨,沒有完結或停止的意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絮絮叨叨是由兩個相同的詞語“絮”和“叨”組成。其中,“絮”指棉絮,指棉花的絨毛;“叨”指叨嘮,指嘮叨不停地說話。合在一起形成了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說話啰嗦、嘮叨,像棉花絨毛一樣綿長而不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說話啰嗦、嘮叨,沒有完結或停止的意思。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喜歡嘮叨的人,或者形容某人說話沒有重點、缺乏條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絮絮叨叨的具體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不過,這個成語的出現可能與中國古代的一種手工藝品有關。在古代,人們會將棉花絨毛填充到被子、衣物等物品中,這些絨毛會不停地從物品中飛出來,形成一連串的綿長。因此,人們可能將這種綿長的形態與說話啰嗦、嘮叨聯系在一起,形成了“絮絮叨叨”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個小時,我都快睡著了。
2. 媽媽絮絮叨叨地叮囑我要注意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嘴巴里充滿了棉花絨毛,無休止地說個不停,像綿長的絮絮叨叨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說話有關的成語,例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媽媽絮絮叨叨地叮囑我要多吃蔬菜。
2. 初中生(14歲):老師絮絮叨叨地講了一堂無聊的課。
3. 高中生(17歲):我爸爸絮絮叨叨地說了很多關于未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