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單
基本解釋
(1).用來包裹物品的布。 郭沫若 《水平線下》:“買了一大堆,我便請他替我包在包單里。” 李云秀 《燕子飛在電桿上》:“下次來的時候,把穿過的衣裳用這個包單包來。”
(2).指包裹嬰兒用的布單之類。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小腰白齒頭包花帕的苗婦人,時時刻刻口上都輕聲唱歌,一面引逗縛在身背后包單里的小苗人。” 沙汀 《困獸記》九:“他走近床沿,顯得滿足的揭起包單的角兒……這嬰兒也和一般嬰兒相似。”
(3).包辦某事時,雙方訂定條件的清單。
成語(Idiom):包單
發音(Pronunciation):bāo d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包辦一切,獨自承擔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包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包括“包”和“單”兩個字。在古代,商業交易時經常使用單據,而包單則表示一個人獨自承擔所有責任,包辦一切事務。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在某個事情上的獨立性和責任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包單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能夠獨自完成某項任務或承擔責任,表示這個人有決斷力和能力獨立處理問題。它可以用于商業場景、工作場合以及日常生活中,形容一個人能夠獨當一面,不依賴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包單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商貿活動。在古代,商人們在進行交易時,會有各種單據記錄交易過程和責任分配。而包單則指的是一個人獨自承擔所有責任,包辦一切事務。這個成語的起源與商業交易中的單據管理有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包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包”是動詞,表示承擔、包攬的意思;“單”是名詞,表示單據、責任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能夠包單的人,不需要別人幫忙。
2. 在這個項目中,他包單,獨自承擔了所有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包”字與“承擔”聯系起來,表示一個人獨自承擔責任;將“單”字與“單據”聯系起來,表示一個人獨自處理事務。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商業交易相關的成語,如“貨真價實”、“價值連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包單地完成了作業,沒有向爸爸媽媽求助。
2. 初中生:作為班長,我包單地組織了一次班級活動。
3. 高中生:我包單地準備了高考,沒有花太多時間與他人交流。
4. 大學生:在團隊項目中,我包單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沒有給他人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