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斧
成語(Idiom):科斧(kē fǔ)
發音(Pronunciation):kē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科斧指的是一種用來砍伐樹木的斧子。在成語中,科斧比喻有才能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科斧源自于《史記·蘇秦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蘇秦(戰國時期的一位外交家)和張儀(戰國時期的一位軍事家)一起去拜訪齊國國君。蘇秦向國君展示了自己的外交才能,而張儀則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國君對蘇秦和張儀都很贊賞,稱贊他們就像是一對科斧,一個用來砍伐樹木,一個用來砍伐敵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科斧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有才能的人,特別是在某個領域或方面有出色表現的人。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才華和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蘇秦列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團隊中的科斧,負責解決技術難題。
2.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讓他成為了科學界的科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科斧”這個詞與“才能”、“能力”聯系起來,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古代故事和成語來擴大你的成語詞匯量,并學習如何正確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級的科斧,經常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在比賽中展現出了科斧般的才能,贏得了冠軍。
3. 高中生:她的音樂才華讓她成為了學校樂團的科斧,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揚。
4. 大學生:他在研究領域有著獨特的見解和創新思維,被譽為科學界的科斧。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科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