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詰
成語(Idiom):質詰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ji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質問和詰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質詰是指對某人或某事進行質問和詰問,以揭露真相或追究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質詰常用于描述在辯論、討論、審判或爭論中,一方對另一方提出尖銳的問題,迫使對方回答或解釋。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形容對不公正行為或錯誤觀點進行批評和質疑。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質詰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代傅玄所著的《正義記》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周亮的人,他的朋友被人陷害,他為了揭露事實真相,向當時的官員提出了一系列尖銳的質問和詰問。最終,他成功地讓真相大白于天下,朋友也得到了平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質詰由兩個字組成,質和詰,分別表示質問和詰問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質詰那個政治家的決策,迫使他不得不做出解釋。
2. 記者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了質詰,揭露了其中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法庭上,對被告進行尖銳的質問和詰問,揭露真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質疑、質詢等,以豐富你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質詰了小明為什么沒有完成作業。
2. 初中生(13-15歲):同學們質詰了校長關于校園安全的決策。
3. 高中生(16-18歲):學生代表質詰了政府對教育投入的不足。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學生會成員質詰了學校領導對學生權益保障的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