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勺
成語(Idiom):蒲勺(pú sháo)
發音(Pronunciation):pú shá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形狀像蒲草編制的勺子,形容人或事物矮小、短小、不起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蒲勺是由蒲草編制而成的勺子,形狀矮小、短小,不夠實用。成語“蒲勺”用來比喻人或事物矮小、短小、不起眼。它常常指人的身材矮小,也可以形容事物的規模小,不起眼。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含有輕視和嘲笑的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蒲勺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矮小、短小、不起眼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身材矮小,或者形容一個事物的規模小、不起眼。在貶低和嘲笑他人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輕視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蒲勺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衛青李廣列傳》。故事中,衛青和李廣是漢朝時期的兩位著名將領,他們身材都很高大威猛。有一次,衛青和李廣在一起行軍,衛青拿著一把大斧子,李廣拿著一把小勺子。兩人走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有人看到后,嘲笑李廣說:“你拿著那么小的勺子,怎么能和衛青一起行軍?”李廣聽后笑著回答:“這只是蒲草編制的蒲勺,雖然看起來矮小,但它同樣可以舀水喝。”這個故事就形成了“蒲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矮小、短小、不起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長得像個蒲勺,站在一群高個子旁邊顯得格外矮小。
2. 這個小公司算不上大企業,只是個蒲勺般的存在。
3. 他的想法太蒲勺了,根本不值得考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蒲草編制的勺子形象與矮小、短小的事物聯系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拿著一個小小的蒲草勺子,站在一群高個子旁邊,形成鮮明的對比,以此來記憶蒲勺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身材、大小相關的成語,如“身高齊矮”、“小巧玲瓏”等,以豐富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身材像個蒲勺,站在我們班的同學中間顯得格外矮小。
2. 初中生:這個小說的篇幅太蒲勺了,根本無法展開深入的故事情節。
3. 高中生:這支球隊實力太蒲勺了,根本無法與其他強隊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