窠役
成語(Idiom):窠役
發音(Pronunciation):kē y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到嚴格監管或束縛的狀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窠役源自《莊子·外物》:“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窠,是謂牝鳥。”意思是人的生命有限,但是求知無限。如果只追求無限的知識而不加限制,就會陷入危險之中。好事做得不近名利,壞事做得不近刑罰。因為被監管和束縛而變得窘迫,就像是雌鳥被籠子困住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窠役一詞可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受到嚴格的監管、束縛或限制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被壓迫的人群、被嚴格管束的員工,或者被限制自由的個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窠役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的一篇文章。莊子在這篇文章中通過比喻雌鳥被困在籠子里來闡述人們在追求無限知識時需要適度約束的道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窠役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窠表示雌鳥被困住的地方,役表示受到監管或束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這個公司里一直受到窠役,沒有自由發展的空間。
2. 這個國家的人民長期以來一直生活在窠役之中,渴望自由和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窠役聯想為一只被困在籠子里的小鳥,它受到了嚴格的監管和束縛,無法自由飛翔。通過這個形象,幫助記憶窠役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莊子的其他哲學思想,探索他對人生、自由和道德的思考。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覺得在學校里受到了窠役,每天都要按時上課,不能玩得太晚。
2. 初中生:在這個家庭里,孩子們的自由受到了窠役,他們沒有選擇自己的興趣愛好。
3. 高中生:高考的壓力讓很多學生感到窠役,他們無法自由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
4. 大學生:大學生活是自由的,但是有時候也會受到窠役,比如課程安排緊張,沒有太多時間自由支配。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窠役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