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坑
成語(Idiom):灶坑 (zào kēng)
發音(Pronunciation):zào k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人欺負、壓迫或迫害的境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灶坑原指炊事的灶臺,比喻被人欺負、壓迫或迫害,處境非常艱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被欺壓、處境困難的人或集體,表達對他們的同情或關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灶坑”最早見于《莊子·外篇·盜跖》:“盜跖為天下灶坑,王者為灶上炭。”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盜跖的人,他在一個灶坑里燒火做飯,而天下的君王則是坐在他的頭頂上享受火炭的溫暖。這個故事比喻盜賊欺壓百姓,君王卻安享榮華富貴,形象地揭示了社會的不公平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灶坑”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這個公司里就像一個灶坑,被老板壓榨得連喘氣的機會都沒有。
2. 這個小鎮的窮人們一直生活在灶坑中,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被欺壓的人被困在一個灶坑里,無法自拔,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社會不公平的現象,以及如何幫助那些處于灶坑中的人們。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把我當成了灶坑,老是拿我開玩笑。
2. 初中生:在那個學校里,有些同學就像是灶坑,被別人欺負得很慘。
3. 高中生:社會上還存在著很多灶坑,我們應該努力改變這種不公平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