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
成語(Idiom):自供
發音(Pronunciation):zì g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己供認自己的罪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自供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審訊或庭審中自己供認自己的罪行,通常是因為無法否認或無法逃避罪責而主動承認罪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自供通常用于描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面臨無法否認的證據時,主動承認自己的罪行。也可以用于比喻在某個情況下,某人無法掩飾或逃避自己的過錯或錯誤。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自供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年》中的一則故事。故事中,齊國的宣公在位時,他的弟弟寧姜被控殺害了宣公的兒子,但是寧姜始終堅決否認。后來,寧姜的妻子在為宣公請愿時,為了保護丈夫,主動承認了寧姜的罪行。這個故事中的自供即指寧姜的妻子自己供認丈夫的罪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自供是一個由動詞“自”和動詞“供”組成的成語,其中“自”表示主動,自己;“供”表示供認,承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庭審中自供了自己的犯罪事實。
2. 面對無法否認的證據,他不得不自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自供”這個成語與自己供認罪行的情景聯系起來,想象自己在被審訊時,無法否認罪行,只能自己供認??梢酝ㄟ^多次重復和實際運用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了解犯罪與刑罰的相關法規和程序,以及審訊和庭審的流程。還可以學習其他與犯罪和法律相關的成語,如“罪有應得”、“坐實”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課堂上做錯了事情,不得不自供。
2. 初中生:警察通過審訊,讓犯罪嫌疑人自供了自己的罪行。
3. 高中生:面對無法否認的證據,他只能自供自己的錯誤。
4. 大學生:在法庭上,他自供了自己的犯罪事實,最終被判刑。
5. 成年人:他無法逃避自己的過錯,只能自供自己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