沓至
成語(Idiom):沓至
發音(Pronunciation):tà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密集、連續不斷地出現或到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沓至是一個形容詞性短語,由“沓”和“至”兩個字組成。“沓”表示密集、連續不斷的意思,“至”表示到達、來到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人或物密集、連續不斷地出現或到達的情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或物的數量眾多、連續不斷的情況,形容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沓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楚辭·離騷》一篇中,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之一。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屈原描述了自己的離散之苦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其中有一句詩句“沓如羿射九日”,形容箭雨密集連續,如羿射日一般,后來引申為人或物的數量眾多、連續不斷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性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人們沓至市場,爭相購買年貨。
2. 汽車沓至,交通擁堵不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沓至”聯想成人們排成一列,密集地連續走來,形成一片人海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其他與數量眾多、連續不斷相關的成語,如“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等。
2. 可以了解更多關于屈原的作品和中國古代文學。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小明的生日派對上,沓至了很多同學,熱鬧非凡。
2. 初中生(13-15歲):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沓至了很多家長來接孩子。
3. 高中生(16-18歲):參加音樂節的人數非常多,人群沓至,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