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善
基本解釋
(1).平安,安康。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宋云惠生使西域》:“ 宋云 遠在絶域,因矚此芳景,歸懷之思,獨軫中腸,遂發(fā)舊疹,纏綿經(jīng)月,得婆羅門呪,然后平善。” 宋 范仲淹 《與中舍書》:“近得運使 李同年 書,知彼平善。”《紅樓夢》第一一八回:“我身子平善,不必掛念。”
(2).平和善良。《元典章·刑部四·故殺》:“近據(jù)來申 潘壬 一打死 劉仁可 事,看詳椆木夾槌,即係堪以害人器仗,非平善之家所有物件。”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纖》:“此處人情大不平善,孤孀難以過度。”
成語(Idiom):平善
發(fā)音(Pronunciation):píng s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平和善良,溫和友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善是由“平”和“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平”表示平靜、平和,指人的性格平和穩(wěn)定;“善”表示善良、善良,指人的品德良好。平善的含義是指一個人性格平和、待人友善、善良溫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善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待人接物和善、善良溫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平善來形容一個人平和友善的態(tài)度,或者用來提醒自己要保持平和善良的心態(tài)。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善這個成語的來源不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性格平善,待人溫和友善。
2. 她一直保持著平善的心態(tài),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保持冷靜。
3. 這位老師平善待人,學生們都喜歡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平善這個成語:
1. 將“平”和“善”兩個字分開記憶,平指平靜、平和,善指善良、善良。
2. 將“平”字與平靜的湖水聯(lián)系在一起,表示平和;將“善”字與善良的人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表示善良。
3. 可以將平善與待人接物友善的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記憶聯(lián)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平善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平和、善良、和藹可親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并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平善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平善地對待每個學生,讓我們感到溫暖和安心。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平善性格使得他能夠與同學們和睦相處。
3. 高中生(16-18歲):在面對困難時,她保持平善的態(tài)度,給予我們鼓勵和支持。
4. 大學生(19-22歲):平善是一個重要的品質(zhì),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的平善性格使得他在工作中能夠與同事們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