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納
基本解釋
謂向官府交納賦稅。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繕備》:“﹝外﹞商人么?則怕早晚要動支兵糧,儹緊上納?!?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比較》:“錢糧輸納,必有定限。完欠比較,必有定期。限有定而百姓閒時辦銀,逢限上納,無顧此失彼之虞?!?/p>
成語(Idiom):上納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上交、繳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納是指將應交、應繳的東西交給上級或者官府。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延伸為履行義務,繳納費用或者納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正式場合中,可以用來形容將應該交給上級或者官府的東西上交。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形容履行義務或者繳納費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昭公在位時,他的臣子諫言:“君王應當上納天下之財物,以示人民的公正?!庇谑牵压珱Q定繳納一部分國家財物,以示對人民的尊重和關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按時上納了稅款,沒有違法違規。
2. 作為一家公司,我們應該按時上納社保費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上納”與“上交”、“繳納”等詞語進行聯想,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財務、稅收相關的成語,如“納賄”、“納糧”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應該上納學校規定的書費。
2. 初中生:政府要求企業按時上納稅款。
3. 高中生:作為公民,我們應該積極上納社會保險費用。
4. 大學生:我準備按時上納房屋租金,以確保住房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