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癬
成語(Idiom):頑癬(wán xuǎn)
發音(Pronunciation):wán xu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難以根除的壞習慣或頑固的毛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頑癬是由“頑固”和“癬病”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頑固指固執、不易改變,癬病指皮膚病。將兩個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頑癬”,用來形容難以改正或根除的壞習慣、頑固的毛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一件事情固執、頑固,難以改變或根除的情況。比如,一個人長期沉迷于游戲無法自拔,就可以形容他有頑癬;又比如,一個機構的管理體制陳舊僵化,不愿改革創新,也可以形容該機構有頑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頑癬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韓長孺列傳》。據傳,戰國時期,韓國有一個叫長孺的人,他身上長了癬病,就是頑癬。長孺的癬病非常頑固,治療多次都沒有效果。后來,韓國的國君聽說了長孺的癬病,派人給他治療,卻仍然無法根治。長孺為了治療自己的癬病,不惜一切代價,去求醫問藥,但仍然沒有好轉。最后,長孺死于癬病。這個故事流傳下來,人們就用“頑癬”來形容難以根治的毛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懶惰和拖延已經成了他的頑癬。
2. 這家公司的官僚主義已經成了他們的頑癬。
3. 這個學生的自卑心理是他的頑癬,需要及時糾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身上長滿了癬病,而這些癬病非常頑固,無論怎么治療都無法根除。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住“頑癬”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頑癬”相關的成語,如“頑固不化”、“頑石點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不好好學習,懶散成了他的頑癬。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害羞是他們的頑癬,需要大家一起幫助。
高中生:這個社會的腐敗已經成了我們國家的頑癬,需要全民共同努力去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