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惕
成語(Idiom):慘惕(cǎn tì)
發音(Pronunciation):cǎn t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害怕或恐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慘惕是由“慘”和“惕”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慘意為悲慘、凄涼,惕意為戒懼、警惕。慘惕表示對某種情況或事物感到非常害怕、恐懼或戒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種不好的情況、事件或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極度恐懼或戒懼的心情。可以用來形容遭遇到危險、恐怖的場景,或者對某種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郗鑒傳》中。郗鑒是晉朝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在擔任官職期間,對官員的貪污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因為他的正直和公正,郗鑒被很多官員所懼怕和忌諱,所以人們常用“慘惕”來形容對郗鑒的害怕和戒懼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那個恐怖的故事后,慘惕地閉上了雙眼。
2.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他感到慘惕不已,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慘惕”與“悲慘”和“警惕”兩個詞聯系起來,慘惕的意思就是同時感到悲慘和警惕,形容非常害怕或恐懼的心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恐懼、害怕的成語,如“驚恐萬狀”、“膽戰心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聽到那個鬼故事后,小明感到慘惕,不敢一個人去廁所。
初中生:考試前一天晚上,小紅突然想起還沒復習數學,她感到慘惕不已。
高中生:當他看到那個恐怖的畫面時,他的心情變得慘惕起來,不敢再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