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殃
基本解釋
各種災難?!稌ひ劣枴罚骸白魃?,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唐 劉言史 《苦婦詞》:“哀哉苦婦身,夫死百殃纏?!?清 方文 《石臼湖訪邢孟貞》詩之一:“胡天降百殃,覆用亡其親。”
成語(Idiom):百殃(bǎi yāng)
發音(Pronunciation):bǎi y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百害之源,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帶來無盡災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殃一詞源自《荀子·勸學篇》:“百殃之所自生也,以其所愛故也?!币鉃闉牡溤醋杂趥€人的欲望。成語百殃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帶來無盡的災難和禍害,意味著其帶來的后果極為嚴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人的行為或某事的結果給自己或他人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痛苦,形容情況非常糟糕,無法挽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百殃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百殃一詞出自《荀子·勸學篇》,荀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重要哲學家和教育家,他在《勸學篇》中強調了個人欲望和追求的負面影響,將其比喻為百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百殃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貪官污吏貪污腐敗,給百姓帶來了百殃。
2. 這場洪水給農民帶來了百殃,莊稼都被水淹沒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將百殃聯想為“百害之源”,形象地表示一個人或事物帶來無盡災難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百殃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禍不單行”、“禍福相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壞人偷了小狗,帶來了百殃。
2. 初中生:這場疫情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百殃。
3. 高中生:這個政府的腐敗給整個國家帶來了百殃。
4. 大學生:這次考試的失敗給我的學業帶來了百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