奬諭
奬諭(jiǎng yù)
發音(jiǎng y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獎勵和訓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奬諭是指同時獎勵和訓誡的行為。它既表達了對人們積極行為的贊賞和鼓勵,也包含了對錯誤行為的批評和警告。這個成語強調了獎勵和訓誡的雙重作用,以期引導人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奬諭常用于描述上級對下級的行為評價和教育指導。它也可以用于形容教育者對學生的批評和鼓勵,或者領導對員工的表揚和警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奬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晉書·郗鑒傳》中。據傳,晉朝時期,郗鑒是一個品德高尚、才華出眾的官員。他在擔任宰相期間,以嚴明的紀律和公正的執法著稱。一次,郗鑒發現了一些官員貪污受賄的行為,他既獎勵了那些廉潔奉公的官員,又訓斥了那些貪污受賄的人。這個故事成為了奬諭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奬諭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奬”表示獎勵,“諭”表示訓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向員工奬諭,希望他們在工作中能夠保持高度的責任心。
2. 老師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奬諭,以提醒他們在考試中要遵守考場紀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奬諭”這個成語與獎牌和紅色的警示標志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它的含義。獎牌代表獎勵,紅色的警示標志代表訓誡,這樣可以形象地表達奬諭的雙重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官員選拔制度和紀律要求,以深入理解奬諭的文化背景和社會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奬諭了,因為我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很積極。
2. 初中生:班主任對我們進行了一次奬諭,提醒我們不能在課堂上遲到。
3. 高中生: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向優秀學生奬諭,鼓勵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