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金
成語(Idiom):鳴金(míng jīn)
發音(Pronunciation):míng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發出警報或動員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鳴金一詞來自古代戰爭時期,是指用金屬制成的鑼、鼓等樂器鳴響作為發出警報或動員令的信號。在現代漢語中,鳴金成語的含義已經擴展為比喻發出警報或動員令,表示緊急情況或需要集中注意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鳴金一詞常用于形容緊急情況下的警報或動員,可以用于描述戰爭、災難、突發事件等情況下的緊急動作。此外,鳴金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種行動或行為的開始或發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鳴金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元年》中,記載了一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故事。故事中,齊國的大夫鮑叔牙在昭公元年,聽到了來自齊國邊境的鳴金聲。他立即帶領齊國的軍隊前往邊境,最終成功地擊退了入侵的犬戎部落。這個故事成為了鳴金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鳴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爆發之前,軍隊會鳴金,警示人們做好準備。
2. 當地政府鳴金動員,全體村民立即參與到搶險救災工作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鳴金”與緊急情況下發出的警報聲聯想在一起,同時可以想象鳴金的聲音激發人們的行動力,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戰爭中的信號傳遞方式和動員令的作用,以及其他與警報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鳴金一響,我們立刻排隊回教室。
2. 小學生:學校突發火警,校長鳴金動員全校師生撤離。
3. 初中生:在地震演習中,警察鳴金示警,居民們紛紛逃離樓房。
4. 高中生:發生交通事故后,警車鳴金趕到現場,救援工作立即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