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盟
成語(Idiom):辟盟(bì méng)
發音(Pronunciation):bì m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解除盟約、結束聯盟關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辟盟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辟”意為解除、廢除,第二個字“盟”意為聯盟、盟約。辟盟指解除盟約、結束聯盟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辟盟多用于形容解除聯盟、結束合作關系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國家、組織、團體之間的聯盟關系的解除,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之間的合作關系的結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辟盟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其中的記載是關于齊國和楚國的聯盟關系。楚國的大夫子胥在齊國任職,齊國國君想要解除齊楚聯盟關系,于是派人給子胥送去了解除盟約的文書,子胥接到文書后感到非常憤怒,于是他將文書撕碎,并將碎片扔進了江中,表示拒絕解除盟約。從此,辟盟一詞開始被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辟盟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辟”是動詞,表示解除、廢除;“盟”是名詞,表示聯盟、盟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利益分歧,兩國決定辟盟。
2. 公司內部發生了嚴重的矛盾,最終導致了辟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辟盟的發音“bì méng”與“避夢”進行聯想,避夢表示逃避夢境,而辟盟則表示解除盟約,廢除聯盟關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聯盟關系,以及歷史上發生的一些著名的辟盟事件,例如春秋時期的齊楚聯盟關系和子胥的辟盟行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原本是一個辟盟,但因為一些矛盾,最后解散了。
2. 初中生:歷史書上記載了很多古代國家之間的辟盟事件。
3. 高中生:兩個國家之間的辟盟對于它們之間的關系產生了很大影響。
4. 大學生:辟盟這個詞語可以用來形容個人之間的合作關系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