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蹄
成語(Idiom):霜蹄
發音(Pronunciation):shuāng t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馬蹄上的霜凍,比喻行軍迅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霜蹄是中國古代詩人杜甫的作品中常用的一個意象。這個成語形容馬蹄上的霜凍,意味著行軍迅速,比喻行動迅猛,速度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霜蹄常用于形容人或物體的迅速行動,特別是在緊急情況下。例如,可以用來形容軍隊的迅速行軍,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中的高效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霜蹄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詩人杜甫的《登高》一詩中:“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霜蹄無馬蹄,寒花有朝露。當時勝事好,聞道是龍圖。”杜甫用“霜蹄無馬蹄”來形容行軍迅速,成為后來形容迅速行動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霜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軍隊以霜蹄之勢,迅速占領了敵方據點。
2. 他用霜蹄般的速度完成了這項任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霜蹄”與馬蹄上的霜凍形象進行聯想,以及與行軍迅速的意義進行聯系,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行動迅速相關的成語,如“迅猛如雷”、“如風如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足球隊以霜蹄之勢在比賽中獲得了勝利。
2. 初中生:為了提高效率,我們要像霜蹄一樣行動迅速。
3. 高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像霜蹄一樣堅定迅猛地解決問題。
4. 大學生:在職場中,我們需要發揮霜蹄的優勢,快速適應和應對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