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厲
成語(Idiom):抗厲
發音(Pronunciation):kàng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勇敢地抵抗,頑強地抵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抗厲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抗意為抵抗、對抗,厲意為嚴峻、嚴酷。抗厲合在一起,表示勇敢地抵抗困難或頑強地抵御逆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抗厲常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體在面對困難、挫折或壓力時表現出的堅韌、勇敢和頑強的精神。可以用來形容抵御自然災害、戰爭、疾病等各種困難和逆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抗厲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齊國的公子重耳在被迫流亡他國時,面對重重困難和艱險,他沒有退縮,而是堅定地抵抗,最終成功地恢復了自己的國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抗厲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表示勇敢地抵抗或頑強地抵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疫情中,醫護人員抗厲不屈,全力以赴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
2. 這個小鎮在經歷了一場大火后,居民們抗厲重建,重新建立了美麗的家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抗”字與“厲”字聯想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勇敢地抵抗嚴峻的困難和逆境,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抗爭不息”、“堅韌不拔”等,來擴展對抗厲這個含義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面對考試的困難,我要抗厲勇敢地面對,不退縮。
2. 初中生:明天就是比賽了,我們要抗厲拼搏,爭取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高考即將來臨,我們要抗厲不屈,全力以赴。
以上是關于成語“抗厲”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