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著
獨著(Dú zhe)
發音(Pronunciation):dú zhe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獨自堅持、專心致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獨自一人堅持某種行為或做某件事情,專心致志,不受外界干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形容一個人在某個方面特別專注,不受他人干擾,全力以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公冶長》中有一段對話:“公冶長守予一年,予忍恥而過廬。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這段話的意思是公冶長堅持守護予一年,予忍受著恥辱住在廬山,孔子說:“公冶長的行為超出了我這個門徒的范疇,小子們應該鳴鼓攻擊他。”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獨著”一詞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獨著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獨”和“著”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學習非常獨著,每天晚上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圖書館里。
2. 這位畫家在藝術創作上獨著一條路,不受其他人的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獨自一人堅持做某件事情,全神貫注,不受外界的干擾。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堅持、專注相關的成語,如“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晚上都獨著在家里寫作業。
2. 初中生:我在學習上非常獨著,不受手機等外界干擾。
3. 高中生: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我要獨著投入到學習中去。
4. 大學生:我在創業項目上獨著一條路,不受他人意見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