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讋
成語(Idiom):振讋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 zhè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洪亮而嘹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振讋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聲音洪亮、嘹亮。它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聲音或樂器的聲音。振讋的聲音通常高亢而激昂,充滿力量和能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振讋常用于描述演講、歌唱、樂器演奏等場合中的聲音。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嗓音高亢激昂,或者形容樂器的聲音洪亮激昂。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振讋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莊子·德充符》。在這個故事中,莊子用“振讋之聲”來形容樂器的聲音,表達了音樂的美妙和激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振讋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振”和“讋”。其中,“振”表示震動、振動,“讋”表示聲音洪亮、嘹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音振讋,讓人聽了熱血沸騰。
2. 這位歌手的嗓音振讋激昂,震撼了全場觀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振讋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其與嘹亮的聲音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用力發出洪亮的聲音,聲音回蕩在山谷中,振動著周圍的空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振讋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音樂相關的詞語,了解不同樂器的名稱和特點,以及音樂的歷史和發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嗓音振讋,每次合唱都是我們班最響亮的。
2. 初中生(13-15歲):這位歌手的嗓音振讋激昂,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演講聲音振讋,讓我對他的觀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