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酒物
基本解釋
(1).用以佐酒的食品。 唐 張鷟 《游仙窟》:“少時, 桂心 將下酒物來。”
(2).謂以讀書佐酒。
成語(Idiom):下酒物(xià jiǔ wù)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jiǔ w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陪酒、增進交情的食物或飲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酒物是指在飲酒時,能夠增添氣氛、促進交流的食物或飲品。它不僅可以增加酒席的豐富度,還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享受酒宴,并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酒物通常出現在宴會、酒席、聚會等場合中。在這些場合,人們常常會準備一些美食佳肴或特色酒品作為下酒物,以增加宴會的歡樂氣氛,并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酒物一詞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古人認為,酒能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下酒物則是為了更好地享受酒宴和增進友誼而準備的。因此,下酒物成為了一種文化習俗,并逐漸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酒物是一個以“下”、“酒”、“物”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下”表示陪伴、增添,“酒”表示飲酒,“物”表示食物或飲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次宴會上,主人準備了各種下酒物,讓大家盡情享受美食和美酒。
2. 他是個善于應酬的人,每次聚會都會準備一些特色的下酒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下酒物”與“宴會”、“飲酒”、“交流”等詞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此外,可以嘗試制作一份下酒物的列表,列出各種常見的下酒物,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除了下酒物,還有許多與飲酒相關的成語,如“酒香不怕巷子深”、“酒逢知己千杯少”等。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成語,了解其含義和用法,豐富自己的詞匯和文化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5-6歲):今天媽媽做了很多好吃的下酒物,我們一家人一起開心地吃飯。
2. 小學生(10-12歲):我爸爸是個喜歡喝酒的人,每次有客人來家里,他都會準備一些下酒物。
3. 中學生(15-17歲):我和同學們一起去參加了一個宴會,主人準備了很多美味的下酒物,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4. 大學生(20-22歲):在畢業典禮上,學校準備了各種下酒物,讓我們慶祝我們的畢業并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