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不失毫厘(bù shī háo lí)
發音(Pronunciation):bù shī háo l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做事非常謹慎,一絲不茍,不會有絲毫差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毫厘是指很小的單位,不失毫厘表示不會有任何一點誤差或差錯。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非常細心,沒有任何馬虎或疏忽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工作認真負責,做事一絲不茍,不容許有任何差錯的情況。可以用在工作場合、學習環境以及其他需要高度專注和細致的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失毫厘這個成語出自《論語·述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其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意思是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而“患不知人也”則表示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擔心別人對自己的了解,而應該擔心自己是否了解別人。從這句話中演變出了成語“不失毫厘”,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時非常謹慎,不容許有絲毫差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失毫厘是一個動賓短語,由“不失”和“毫厘”兩個部分組成,表示“不會丟失一毫一厘”。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工作非常認真,做事從不失毫厘。
2. 這個項目需要非常細致的操作,一絲一毫的差錯都不能有。
3. 她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做事從不馬虎,總是不失毫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失毫厘”這個成語與“細心、謹慎、一絲不茍”等詞語聯想在一起,形成對該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細心、謹慎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小心翼翼”等,以擴大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前仔細復習了每一個知識點,不失毫厘地完成了考試。
2. 初中生:我在寫作文時,一定要注意每一個細節,不失毫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 高中生:為了準備高考,我每天都做很多題目,希望在考試中不失毫厘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