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墾
成語(Idiom):軍墾(jūn kěn)
發音(Pronunciation):jūn kě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軍隊開墾土地,用于軍事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軍墾源自于軍隊開墾土地的行為,主要用于滿足軍事需要。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軍隊進行農業開發的情景。它強調了軍隊在軍事行動中不僅僅是戰斗的角色,還有其他方面的任務,如生產農產品以支持軍隊的供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軍墾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軍隊在戰爭或軍事行動中同時進行農業開發的情景。它也可以用于描述其他領域中的“一舉多得”或“多方并舉”的情況,即一項行動能夠同時達到多個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軍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朝楊慎的《太和正音譜》中。它源自于古代軍隊在戰爭中進行農業開發的實踐。在古代戰爭中,軍隊不僅僅是戰斗的機構,還承擔著生產農產品的任務。軍隊開墾土地,種植糧食,為軍隊提供食物供給,以確保戰斗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軍”(軍隊)和“墾”(開墾)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時期,軍隊不僅僅要打仗,還要進行軍墾,以保證士兵的食物供給。
2. 這個項目采取了軍墾的方式,不僅為軍隊提供了糧食,還創造了就業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軍隊在戰爭中不僅僅是戰斗,還要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可以將“軍墾”與“軍隊開墾土地”這個形象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軍事歷史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軍隊在戰爭中進行農業開發的實踐。你可以了解不同朝代的軍墾制度和軍隊的農業生產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爸爸是軍人,他經常告訴我軍隊在戰爭中進行軍墾的故事。
2. 初中生(13-15歲):歷史課上,老師講到了軍墾,我覺得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行為。
3. 高中生(16-18歲):在軍事演習中,我們學到了軍隊進行軍墾的戰略意義。
4. 大學生(19-22歲):我在軍事學課程中研究了軍隊的農業生產能力,軍墾是其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