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駭
成語(Idiom):蕩駭(dàng hài)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àng h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震動、驚恐、恐慌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蕩駭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們在遭遇突發(fā)事件或驚嚇時,內心產生的強烈震動、恐懼和恐慌的狀態(tài)。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蕩駭常用于描述人們在遭遇突發(fā)事件、災難、驚嚇或遇到不可思議的事情時的心理狀態(tài)。也可用來形容對某個消息或事件感到震驚、驚訝的表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蕩駭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晉書·祖逖傳》中。據記載,祖逖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將領,他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出色,被譽為“神將”。有一次,他率領軍隊與敵軍激戰(zhàn),突然遭遇到敵人的大規(guī)模進攻,士兵們被嚇得四散奔逃,心生恐懼和恐慌。祖逖見狀,立即挺身而出,用堅定的聲音喊道:“諸位勇士,不要被敵人的氣勢所嚇倒,我們是無敵的!”他的話語讓士兵們重新振作起來,重新集結并戰(zhàn)勝了敵人。這個故事中的“蕩駭”形容了士兵們在面對敵人的強大攻勢時產生的恐懼和恐慌的狀態(tài)。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蕩駭是由“蕩”和“駭”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蕩”表示搖動、震動,而“駭”表示驚嚇、恐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地居民聽到地震的消息后,都感到蕩駭不安。
2. 小明看到突然爆炸的場面,嚇得蕩駭不已。
3. 這個恐怖故事讓小孩子們感到蕩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遇到了一件非常嚇人的事情,感到內心蕩漾不安,產生恐懼和恐慌的感覺,這樣就能夠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蕩駭相關的成語,如“心悸膽戰(zhàn)”、“驚魂未定”等,可以幫助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大蜘蛛爬過來,小明嚇得蕩駭不已。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說要進行一場突發(fā)的考試,同學們都感到蕩駭不安。
3. 高中生:她看到車禍現(xiàn)場的慘狀,感到蕩駭不已,無法忍受。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