銓軸
成語(Idiom):銓軸(quán zhóu)
發音(Pronunciation):quán z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審判公正,權衡輕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銓軸是由“銓”和“軸”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銓”指的是衡量,權衡;“軸”指的是軸心,比喻判案的標準。整個成語的意思是用公正的標準來審判案件,不偏袒任何一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銓軸一詞常用于形容公正、公平的判決或評價。在法律、司法領域中經常使用這個成語來強調判決的公正性。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其他領域中的公正行為,比如評價一個人的公正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銓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的一個故事。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有一個官員名叫虞卿,他任職平原君的官府,非常講究公正和法律。一次,有人偷了趙國的一匹馬,平原君派虞卿來審判此案。虞卿非常認真地審視了案件的各個細節,最終準確地判斷出了罪犯,使得案件得以公正解決。后來,人們就用“銓軸”來形容虞卿的公正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為“銓軸”,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法官通過銓軸判決了這起復雜的案件。
2. 他一直以銓軸的標準對待每一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法官手持一根軸子,在案件中公正地權衡,從而記住“銓軸”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公正、法律相關的成語,如“公正無私”、“公正廉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班級評選活動中使用銓軸,公正地評選出了優秀學生。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用銓軸的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
3. 高中生:在社會中,我們要以銓軸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