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夷
基本解釋
(1).艱危與平定。《梁書·蕭穎達傳》:“契闊屯夷,載形心事。” 唐 吳筠 《覽古》詩之一:“乃驗經籍道,與世同屯夷。”《資治通鑒·宋明帝泰始三年》:“ 世度 閨門之內,和而有禮。雖世有屯夷,家有貧富,百口怡怡,豐儉同之。”
(2).偏義詞。偏指困厄。《宋書·文帝紀》:“皇運艱弊,數鐘屯夷。”
成語(Idiom):屯夷(tún yí)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y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將軍隊駐扎在邊境,以防備外敵入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夷是由“屯”和“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屯,指軍隊駐扎在一個地方;夷,指邊界地區的外族。屯夷的含義是將軍隊駐扎在邊境地區,以防備外族的入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夷常用于形容軍隊駐守邊境,保衛國家安全的情景。也可以用來比喻在關鍵時刻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潛在的危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屯夷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策略。古代中國的邊境地區經常面臨外族的入侵,為了保衛國家安全,將軍隊駐扎在邊境地區成為一種常見的防御措施。因此,屯夷成為了形容軍隊在邊境駐守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夷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屯”和名詞“夷”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軍隊屯夷在邊境,守衛著祖國的安全。
2. 在關鍵時刻,我們要屯夷以待,防患于未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屯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在邊境地區有許多軍隊屯駐,以防備外族的入侵。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軍事防御和國家安全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屯田”、“屯兵”、“邊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們應該屯夷在家門口,保護好自己的家。
初中生:邊境地區的軍隊一直屯夷,保衛著國家的安全。
高中生:在國家面臨外敵威脅的時候,我們要屯夷以待,堅守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