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倒廩傾囷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lǐn qīng q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災禍臨頭時,人們逃亡得非常匆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倒廩傾囷出自《左傳·僖公十四年》:“寡君將不利,民將倒廩傾囷。”意為災禍臨頭時,人們匆忙逃亡,甚至連糧食倉庫和糞池都倒空了。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在災難面前的驚慌失措和逃亡的情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倒廩傾囷常用于描述災難來臨時人們的逃亡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的慌亂和無計可施的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倒廩傾囷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歷史事件。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86年,齊國國君僖公即位不久,遭到了周邊諸侯的攻擊。面對敵軍的威脅,齊國百姓紛紛逃亡,甚至連糧食倉庫和糞池都被倒空。這個場景被用來形容人們在災難面前的驚慌失措和逃亡的情景,逐漸演變成了成語倒廩傾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倒廩傾囷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倒和廩、傾和囷分別為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修飾名詞,構成了一個比喻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地震中,人們紛紛倒廩傾囷,驚恐地逃離家園。
2. 面對疫情,人們不敢大意,紛紛采取措施,以防止倒廩傾囷的情況發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倒廩傾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災難面前逃亡時,糧倉和糞池倒空的情景,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形象地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逃亡和災難有關的成語,例如逃之夭夭、臨陣脫逃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豐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地震來臨時,人們紛紛倒廩傾囷,驚恐地逃離家園。
2. 初中生:面對疫情,人們不敢大意,紛紛采取措施,以防止倒廩傾囷的情況發生。
3. 高中生:政府在遇到重大自然災害時,應該及時采取措施,以防止人民出現倒廩傾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