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車書
基本解釋
《莊子·天下》:“ 惠施 多方,其書五車。”后用以形容讀書多,學問淵博。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呈茂中》詞:“算胸中,除卻五車書,都無物。” 明 沉鯨 《雙珠記·假恩圖色》:“人讀五車書,偏我無一句。” 清 高昌寒食生 《乘龍佳話·下第》:“問世休矜三尺劍,驕人還是五車書。”亦省作“ 五車 ”。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二:“兩説窮舌端,五車摧筆鋒。” 唐 知玄 《答僧澈》詩:“五車外典知誰敵,九趣多才恐不如。” 清 孫枝蔚 《溽暑過汪舟次園中留飲分得鴉字蘿字》詩:“有客尋三徑,因君破五車。”
成語(Idiom):五車書(wǔ chē shū)
發音(Pronunciation):wǔ chē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書籍數量繁多,多得像五車一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車書是指書籍非常多的意思。成語中的“五車”是一個比喻,表示數量龐大。而“書”則代表書籍。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書籍數量之多,如同五輛車一樣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車書常用于形容書籍數量極多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藏書豐富,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圖書館、書店等地方的書籍眾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坦之傳》中記載了這個成語的故事。相傳王坦之是晉朝時期的一位文學家,他非常喜歡讀書,收集了很多書籍。有一次,他的朋友來拜訪他,看到他的書架上擺滿了書,就說:“你的書太多了,能不能借我一些?”王坦之聽后,笑著回答說:“我的書非常多,就像五輛車一樣多。”于是,人們就用“五車書”來形容大量的書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動詞 + 五車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里的書真是五車書,不愧是個書蟲。
2. 這個圖書館的藏書豐富,里面的書可多著呢,簡直是五車書。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五輛車上裝滿了書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另外,可以將“五車書”與豐富多樣的書籍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書籍相關的成語,如“一書千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的書架上擺滿了書,就像五車書一樣多。
2. 初中生:這個圖書館的藏書真是五車書,我每次來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
3. 高中生:我最近在準備考試,看了不少五車書的資料,希望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