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首
基本解釋
田畦的兩端。《禮記·郊特牲》“鄉為田燭” 唐 孔穎達 疏:“六鄉之民,各於田首設燭照路。”
成語(Idiom):田首
發音(Pronunciation):tián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腦袋像田地一樣空曠、沒有主意或思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田首是一個形容詞,用于形容一個人思維遲鈍、缺乏主見,像田地一樣空蕩蕩的狀態。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腦袋空空如也,沒有什么有價值的想法或見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思維遲鈍、缺乏創意或主見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缺乏思考能力、沒有獨立見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天下篇》記載了一個關于田首的故事。相傳,戰國時期,有位名叫田首的人,他的腦袋非常空曠,沒有什么主意或思想。他的朋友們經常拿他開玩笑,說他的腦袋就像一塊沒有種植作物的田地一樣荒涼。后來,人們就用田首來形容那些思維遲鈍、缺乏主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田首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田”表示田地,第二個字“首”表示頭部。這個成語的結構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就是個田首,什么事情都要別人告訴他才能明白。
2. 這個團隊缺乏領導者,大家都是一群田首,沒有人能做出決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田地,里面什么都沒有,空曠無比。將田地與一個人的腦袋聯系起來,就可以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更多的例句和相關的故事來進一步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還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腦袋空空如也”、“一無所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一點都不聰明,就是個田首,什么都不懂。
2. 初中生(14歲):班里有些同學總是缺乏主見,像個田首一樣,不能做出決策。
3. 高中生(17歲):在團隊合作中,每個人都需要發表自己的意見,不能成為田首,只聽別人的安排。
4. 大學生(20歲):在學術討論中,不能成為田首,要有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