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嬖
基本解釋
謂 春秋 時 齊桓公 所寵幸的六個姬妾: 長衛姬 、 少衛姬 、 鄭姬 、 葛嬴 、 密姬 、 宋華子 。 桓公 死,六姬之子爭立,釀成 齊國 內亂。見《左傳·僖公十七年》。 宋 蘇軾 《東坡志林·七德八戒》:“大哉, 管仲 之相 桓公 也……恨其不學道,不自誠意正身以刑其國,使家有三歸之病而國有六嬖之禍,故 桓公 不王,而 孔子 小之。” 宋 岳珂 《桯史·館娃浯溪》:“ 齊 有六嬖, 威公 以興,正而不譎,圣人稱焉。”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三》:“不然,三歸之卿,豈能禁六嬖之霸?”
成語(Idiom):六嬖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b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寵信、依賴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嬖是一個古代成語,指的是被寵信、依賴的人。嬖指寵愛,六嬖指被寵愛的六個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受寵的人的地位和影響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嬖一詞常用于形容某個人在團體或組織中的特殊地位,指其受到特別的寵愛和信任。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領導手下的幾個重要干部,或者某個公司中的幾個得到高層青睞的員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六嬖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宮廷。根據史書記載,唐朝時期的皇帝唐玄宗非常寵愛他的六個侍妾,這六個侍妾分別是楊玉環、楊貴妃、高力士、張昭兒、李師師和魚玄機。他們被稱為六嬖,因為他們在宮廷中地位顯赫,受到唐玄宗的寵信和依賴。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嬖是一個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成語,六指的是數量,嬖指的是被寵信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公司中,他是老板的六嬖之一,所以他的意見往往能夠得到重視。
2. 這位教授是學校的六嬖,他的研究成果備受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唐朝的六個侍妾聯系起來來記憶六嬖這個成語,例如通過想象唐玄宗在宮廷中寵信這六個侍妾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中國古代宮廷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唐朝的歷史,了解唐玄宗和他的六嬖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班級里是老師的六嬖之一,所以她經常夸獎我。
2. 初中生:這個學生是班長的六嬖,所以在班級中地位很高。
3. 高中生:他在學校的學生會中是主席的六嬖之一,擁有很大的權力。
4. 大學生:她在實驗室中是教授的六嬖之一,所以有機會參與重要的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