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捉
基本解釋
逮捕;追捕。《元典章·兵部三·使臣拷打站官》:“使臣 忽赤兀歹 為河東軍人勾當,將 利津 縣尹 陳克 拷打傷身死。勾捉 忽赤兀歹 等官取問,間欽遇詔書釋放了當。” 元 孔文卿 《東窗事犯》第一折:“自家姓 何 , 何宗立 的便是。 秦太師 鈞命,教 西山 靈隱寺 勾捉呆行者去。”《水滸傳》第二一回:“ 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執凴文帖,見有抄白在此,難以勾捉。”
成語(Idiom):勾捉(gōu zhuō)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z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抓捕、擒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捉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勾和捉分別表示抓住、擒拿的意思。勾捉的含義是指抓捕、擒拿,用來形容迅速、熟練地捕捉到目標物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勾捉常用于描述警察、偵探等職業迅速抓捕犯罪嫌疑人或捉拿逃犯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迅速捕捉到有價值的信息或機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勾捉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意義與動作“勾”和“捉”有關,與捕捉行為有關,可能源于古代捕捉野獸的場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警察勾捉了逃犯,順利將其抓獲歸案。
2. 這個偵探勾捉到了重要的線索,幫助破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勾捉的意思聯想為用勾子抓住并捉拿目標物或人,形象地表達了迅速抓捕的意思。可以通過將勾和捉兩個詞形象化地結合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勾捉相關的成語,如“勾心斗角”、“捉襟見肘”等,來拓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勾捉到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2. 初中生:警察勾捉了逃犯,保護了社會的安全。
3. 高中生:他通過勾捉機會,成功進入了理想的大學。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勾捉”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