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搦歌
成語(Idiom):捉搦歌
發音(Pronunciation):zhuō guō g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用巧妙的方法或手段來捉拿犯罪分子,使其無所遁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捉搦歌最早出自《漢書·董仲舒傳》:“捉搦歌,捉人之搦也?!逼渲校白睫币鉃椴蹲?、擒拿,而“歌”則指搦子,即捕捉犯罪分子的繩索。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用巧妙的方法或手段來捉拿犯罪分子,使其無法逃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警察或偵探等職業人員運用聰明才智、巧妙手段,成功地捕捉犯罪分子的情景。也可用于比喻在工作、學習或生活中,通過巧妙的方法或手段解決問題,達到預期目標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當時董仲舒在派遣官員去各地巡視時,為了防止官員貪污受賄,他特意設計了一種巧妙的捉拿犯罪分子的方法,即用繩索捕捉搦子的方式來比喻捉拿犯罪分子。后來,人們將這種巧妙的方法比喻為“捉搦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警察運用捉搦歌的手段,成功地將逃犯抓獲歸案。
2. 他在工作中總能運用各種捉搦歌的方法,解決了許多難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捉搦歌”與捕捉犯罪分子的繩索圖像聯想在一起,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犯罪、警察、偵探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以擴展和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警察叔叔用捉搦歌的方法抓住了小偷。
2. 初中生:我們要像警察一樣,運用捉搦歌的手段解決問題。
3. 高中生:研究科學需要用到捉搦歌的思維方式,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并解決它。
4. 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我們要靈活運用各種捉搦歌的方法,找到商機并抓住機會。